電力每日要聞“三倍頻感應耐壓測試儀”十余年研發生產經驗
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電力市場建設的加快推進,虛擬電廠作為電力系統新業態、新模式,作用日益顯著,需求日益增長。在不斷完善的政策保障下,虛擬電廠將實現高質量發展。
屋頂光伏設備并網發電,工廠的儲能電池一次次充放電,家家戶戶的空調智能啟停……這些分散在各處的資源正被虛擬電廠聚合起來,協同參與電力系統優化和電力市場交易。
當前,新能源發電占比持續提高,發電側隨機性波動性增加,電力系統平衡壓力不斷加大,迫切需要源網荷儲互動。虛擬電廠作為聚合需求側資源參與電網調節、促進供需協同的一種新型業態,得到各界高度關注。
隨著政策機制的不斷完善,虛擬電廠發展進入快車道。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相繼出臺《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電力負荷管理辦法(2023年版)》《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2023年版)》等政策文件,推動虛擬電廠參與系統調節和市場交易,鼓勵支持虛擬電廠快速發展。2024年7月發布的《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提出重點開展九項專項行動,在需求側協同能力提升行動中明確“建設一批虛擬電廠"。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積極推動虛擬電廠因地制宜發展、持續提升虛擬電廠建設運行管理水平、完善虛擬電廠參與電力市場等機制等任務,為虛擬電廠發展增強了政策保障。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主任康重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虛擬電廠是新型電力系統中的新興力量,可持續優化電力系統中多時空的靈活性供給能力,將為應對電力系統“源-荷"隨機風險、豐富電力系統調節手段提供有力支撐。
一、產品概述(SFQ電力每日要聞“三倍頻感應耐壓測試儀"十余年研發生產經驗)
變壓器和互感器的感應耐壓試驗是保證變壓器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的一項重要試驗。變壓器繞組的匝間、層間、段間及相間絕緣的縱絕緣感應耐壓試驗,則是變壓器絕緣試驗中的重要項目。基于縱絕緣試驗中的特殊性,需要通過施加倍頻電源裝置,以提高繞組間絕緣的試驗電壓,從而達到耐壓試驗的目的。
是為滿足上述要求而設計制造,經過廣大用戶使用證明:其操作簡單、性能可靠、能較好地滿足變壓器、互感器感應耐壓試驗的需要。
二、工作原理(SFQ電力每日要聞“三倍頻感應耐壓測試儀"十余年研發生產經驗)
由三臺單相變壓組成,其工作原理如圖一
三臺單相變壓器的一次繞組接成星形,二次繞組接成開口三角形,因為加在一次繞組上的電壓較高,鐵芯飽和,三臺單相變壓器磁通中都有基頻分量和三倍頻分量,三臺單相變壓器二次開口三角形連接使基頻分量相抵消,從而實行開口三角的倍頻電壓輸出,并通過繞組外接單相調壓器,即可實現三倍頻電壓的調節。
三、技術參數(SFQ電力每日要聞“三倍頻感應耐壓測試儀"十余年研發生產經驗)
容 量KVA | 輸入電壓(三相) | 輸出電壓 | 輸出電流 | 外形尺寸 | 質 量 |
3 | 380V | 260V | 20A | 450×250×320 | 40kg |
5 | 380V | 400V | 20A | 470×260×320 | 50KG |
12 | 380V | 560V | 25A | 490×260×335 | 78kg |
24 | 380V | 640V | 30A | 680×280×400 | 150kg |
四、使用方法(SFQ電力每日要聞“三倍頻感應耐壓測試儀"十余年研發生產經驗)
為分體式設備。即三倍頻發生器和三倍頻控制裝置,并設有過濾保護,電流表、三倍頻輸出、電壓表,以進行監視和便于使用,其控制裝置面板上接線柱與主機連接方式如下圖所示:
(按接線圖將本裝置接入線路中,注意設備接地)
工作電源輸入 | 三倍頻三相輸入 | 單相150HZ | 單相150HZ | 接地 |
單相220V | 380V | 輸入 | 輸出 |
按如下步驟進行操作:
1、接通電源,合上空氣開關,則控制裝置綠色指示燈亮。
2、將調壓器回零,啟動紅色按鈕,則三倍頻發生器通電運行,調壓器等待升壓。
3、將調壓器調壓至試驗所需電壓值且嚴密監視控制裝置中的電流和電壓值,并作好詳細記錄。
4、如在試驗過程中,被試品出現匝間、層間或段間、相間絕緣擊穿現象,則控制回路中試驗電流增大,繼電器可立即跳閘,斷電。
5、試驗完畢,將調壓器退回零位。
五、外接補償問題:(SFQ電力每日要聞“三倍頻感應耐壓測試儀"十余年研發生產經驗)
對容性負載如高壓試驗變壓器、電容式電壓互感器可不外接補償,或外接感性補償。對感性負載,一般外接容性補償,其補償值為感性負載容量的50%。
本設備請置于通風干燥處保存。本產品免費保修壹年。
1、發生器 一臺
2、使用說明書 一份
3、合格證 一份
4、試驗報告 一份
5、產品保修卡 一份
全球電力系統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太陽能和風能等新能源電源的大規模并網帶來了從未有過的挑戰。中國作為這一領域的先鋒,展示了如何大規模地利用這些新能源。然而,這種以天氣條件為依托的新能源發電模式具有間歇性和不可預測性,為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帶來巨大考驗。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如何應對新能源的發展并保障電力系統的可靠性。
在傳統發電模式下,例如核電站和水電站發電,電網運營人員能夠較準確地把握發電情況。新能源發電受天氣條件影響明顯,當云層遮蔽導致光照減弱或風力條件改變導致風速波動時,發電功率難以精確預測,這對電網的運行調度與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了保證電網穩定運行,必須探索多種解決方案。發展高效的儲能技術是關鍵一環,它能夠有效平抑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此外,需求側管理對于保障電力系統靈活性同樣重要,需求側響應機制可以引導電力用戶靈活調整用電行為。例如,當風力發電不足或過剩時,引導新能源汽車車主相應調整用電行為,這不僅能夠有效緩解電力供需矛盾,也能夠增強電力系統的適應能力。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